垦荒精神映初心,生态新篇绘乡情
2025年7月3日,晨曦微露,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商学院“共青薪火栗耘兴乡”三下乡实践队便踏上了充满意义与探索的征程。队员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乡村发展的关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了一天充实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垦荒园中寻精神,薪火相传砺初心
实践队的首站来到了垦荒园。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园地,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向队员们诉说着往昔的奋斗岁月。踏入垦荒园展示馆,时光仿佛回溯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垦荒工具,虽已布满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散发着坚韧与拼搏的气息。那些斑驳的锄头、破旧的犁耙,见证了垦荒者们在艰苦环境下,用双手开垦土地、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定格了垦荒者们的奋斗瞬间。照片中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讲解员深情地讲述着垦荒者们的故事,他们远离家乡,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让荒芜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队员们驻足在展品前,神情专注而庄重。他们被垦荒者们的精神深深打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在这里,队员们深刻领悟到垦荒精神的内涵——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这种精神,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在新时代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垦荒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垦荒者为榜样,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生态文明展新貌,绿水青山启新程
离开垦荒园,实践队来到了生态文明展示馆。展示馆内,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丰富的展示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巨大的屏幕上,一幅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面不断切换。“庐山天下悠”,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宛如仙境一般;“三清天下秀”,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龙虎天下绝”,丹霞地貌的壮美与道教文化的神秘相互交融,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生动体现。
展示馆还详细介绍了当地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加强森林保护、湿地修复和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许多珍稀动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了生态文明的亮丽名片。
队员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认真记录。他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生态保护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感悟促成长,青春力量助振兴
一天的实践活动在充实与感动中落下帷幕。通过参观垦荒园和生态文明展示馆,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深刻领悟了垦荒精神的内涵,增强了生态保护的意识,更对乡村振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垦荒精神的激励下,队员们明白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勇于担当,敢于拼搏。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则让队员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实践活动是队员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队员们将把在活动中所学所悟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同时,他们也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使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实现经济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愿景。
相信在垦荒精神的指引下,在生态文明的滋养中,队员们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出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