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星”语,暖心互动——南昌师范学院学子走进“星星”的世界
2025-07-03 13:54 阅读
南昌师范学院支贤
课堂实录:当彩纸与象形字遇上“星星的孩子”
次日,晨光漫进教室时,南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正把彩纸裁成花瓣形状。“小朋友们看,这样折一下就有花瓣啦!”话音刚落,围坐在课桌旁的孩子就抓起彩纸模仿,小胖手捏着剪刀时指尖还在发抖,却非要自己剪出完整的弧线。

“老师你看,我的花有七种颜色!”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举着作品蹦跳着,胶水在指尖凝成透明的小珍珠。志愿者蹲下身帮她把花瓣别在袖口。在“创意的彩色花”课堂上,大学生们把彩纸、剪刀摆成彩虹的模样,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叠粘贴。有个总爱咬手指的小男孩,此刻用整个手掌压住胶水棒,认真往纸花上涂抹,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扇形的阴影。

“再高点!再高点!”活动室里爆发出欢呼,两个小朋友正合力搭建纸杯塔。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悄悄用手指抵住最底层的纸杯,帮他们稳住“建筑”。当第12个纸杯叠上去时,扎马尾的小姑娘突然喊出“小心左边”,这是她今天说的第一句话。志愿者们故意把纸杯分发给不同性格的孩子,看着原本各自为政的小家伙们,渐渐学会递杯子、扶底座,掌心相触时还会害羞地笑,不由得发自内心的开心。

“这个字像不像一座小山?”志愿者举着卡片晃了晃,旁边的小女孩突然站起来,用手在空中划出起伏的线条。在“神奇的象形字”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把“日”字比作煎蛋,“月”字说成香蕉,孩子们则用蜡笔在卡片背面涂鸦。有个小女孩,主动跑上讲台,指着志愿者手里的“云”字卡片说,“我知道,这个就是天上的云”——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在课堂上开启对话。

志愿者们说,其实不是我们在教孩子,是这些小天使教会我们用不同的眼睛看世界——当彩纸遇上小手,当象形字遇上童声,每个瞬间都在证明,爱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彼此照亮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