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旅游成为育人的生动课堂

2025-08-18 04:55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今年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成为文旅市场的一抹亮色。其中,亲子游与研学旅行热度飙升,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革命遗址、红色圣地,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氛围,在红色之旅中感悟峥嵘岁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红色旅游作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载体。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八角楼,从延安的窑洞到西柏坡的“指挥所”,这些红色景点成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课堂。一盏油灯、一条棉被、一份手稿,每件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背后都蕴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注入最鲜活的精神钙质。

  红色旅游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生动课堂。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孩子们通过VR技术“亲历”黄洋界保卫战,真切体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深刻内涵;在延安的窑洞前,青少年触摸着粗糙的土墙,读懂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密码……那些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在红色旅游的热潮中不断被讲述、传扬,穿越时空在新一代年轻人心中激起强烈共鸣。

  物质丰裕的当下,部分年轻人陷入“躺平”“佛系”的迷茫。而革命先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故事和精神,就像一盏盏指路明灯。青少年在红色旅游中了解先辈的英勇事迹,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能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砥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精神动力。

  让红色旅游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加油站”,还需创新“打开方式”。比如,用情感化的表达激活历史,借助科技手段让历史人物“活”起来,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用互动式体验连接过去,通过“红色剧本杀”等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角色扮演中主动探寻历史细节,让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红色旅游从来不是简单的参观游览,其本质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淬火”。各地要用心讲好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旅游模式,设计精品线路,丰富课程内容,做实教育培训,开发特色产品,打造过硬品牌,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澎湃力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史鉴今、铸魂育人的深远意义。

  王鸣镝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