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热议:10元票价撬动3亿元经济,“苏超”凭啥这么牛?
中超票价动辄几百元,把不少球迷挡在门外。可“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反其道而行,推出10元票价,却创造了奇迹,撬动了3亿元的经济效益,令人惊叹。
在很多赛事用高价票“割韭菜”时,“苏超”这10元票价,简直是“王炸”,直接把观赛门槛降到了“尘埃”里。要知道,在球迷群体中,收入不高的占比不小,“苏超”的亲民票价,让“学生党”能省下零花钱来感受赛场激情,让上班族下班后也能毫无压力地奔赴球场,退休的大爷大妈更是能像逛公园一样走进足球场观赛。比如常州主场,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达3.67万人,现场的呐喊声、助威声震耳欲聋,将氛围烘托到极致,这就是低票价的魅力,把大家对足球的热爱彻底释放出来了。
有了高人气,经济效应自然就来了。在赛场内,周边产品卖得热火朝天,印有球队标志的T恤、帽子,球迷们抢着买;赛场外,餐馆里挤满了看球的人,“苏超套餐”一个接一个被端上桌,扬州炒饭销量猛增80%。酒店入住率大幅提高,徐州酒店入住率超90%,很多人提前很久预订。就连资本市场都被惊动,“苏超概念股”一路暴涨,金陵体育涨幅达148.19%;赞助商也纷纷涌来,从6家增至20家,官方赞助席位报价已飙升至300万元,并且“一席难求”。这10元票价,就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经济涟漪。
“苏超”还把体育和文旅巧妙融合。在盐城,球迷拿着10元球票,能免费畅游25家A级旅游景区,住酒店半价,坐网约车还有折扣,这一趟下来,不仅看了精彩球赛,还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旅游消费也跟着大幅增长。常州推出“9.9元球票+萝卜干炒饭”套餐,既让球迷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又带动了当地特产萝卜干销量翻倍,促进了农业增收。各个城市都各显神通,用赛事吸引游客,让体育为文旅赋能,文旅又反哺体育经济。
“苏超”能成功,关键在于真正把球迷放在心上,打破了消费壁垒。其他赛事也该学学,别总想着靠高价票赚“快钱”,把眼光放长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激活衍生消费。体育赛事的魅力,本就该让大众共享,只有这样,体育经济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体育产业才能枝繁叶茂,结出更多硕果,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唐玉珍)
编辑:汪凯凡
校对:吴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