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三下乡”常下常新,让“向往的生活”照进乡野

2025-07-02 19:17 阅读
大江网原创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自1997年在全国正式开展以来,已经走过28年历程,成了响当当的公益社会活动品牌。从搭舞台、送文化、讲政策,到送服务、普法律、送健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火热开展,生动描绘出农民群众美好生活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图景。

  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因此,开展“三下乡”活动,既要从群众需要出发,也要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以今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来看,在文化上,组织各级各类文艺团队赴农村开展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在科技上,组织科技力量下乡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在医疗上,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便就医。从中可见,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打通基层文化科技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让科普“下乡”、让服务“上门”,更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三下乡”要接地气、冒热气,才会有人气。从实践来看,“三下乡”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对症下药,做到“缺什么、送什么”“啥时缺、啥时送”,才能真正对接基层群众的“真需求”。具体而言,要始终聚焦农村基层实际需求、农民群众所思所盼用劲发力,不断创新形式、完善载体、丰富内涵,促进更多优质资源要素扩容下沉,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更对路、更有效,切实把文化盛宴送到百姓心坎,把科普知识带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进千家万户,推动“向往的生活”真正照进乡村田野,不断托起农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我们期待,随着“三下乡”的常下常新,优质资源和服务将不断被送到农民群众的“家门口”,必将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乐章。

  (何莉)

  编辑:汪凯凡

  校对:吴悦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