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中暑 快乐过暑假

2025-07-02 17:09 阅读
江西卫生健康报

  暑期已至,如遇高温,孩子们在户外玩耍的时间长了,运动量变大,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中暑。怎么识别中暑的症状?怎么预防孩子中暑?一起来了解一下。

  □ 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 主任医师 刘洪

  中暑是如何发生的

  夏季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暴晒(强热辐射)、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机体局部或全身热蓄积超过体温调节的代偿限度时发生的一组疾病,以核心温度迅速上升,伴有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

  中暑的识别

  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剧烈运动一定时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头晕、头痛、反应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口渴、心悸、心率明显增快、血压下降、晕厥;恶心、呕吐、腹泻、少尿或无尿;大汗或无汗、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或湿冷、肌痛、抽搐;发热。

  中暑严重程度分级

  中暑发病时严重程度不同,根据核心温度,意识状态及临床表现,病情由轻到重可分为: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头晕、大汗或无汗、四肢无力、肌肉疼痛,无意识障碍,体温正常或略升(<38℃);中度中暑(热衰竭):疲劳、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头痛、眩晕、注意力及判断力下降、可出现体位性晕厥(一旦平躺迅速恢复),体温升高(38-40℃);重度中暑(热射病):核心温度迅速超40℃,意识障碍(如抽搐、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中暑

  儿童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基础代谢率高,产热多,汗腺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弱;且自我表达能力差,是中暑高危人群。

  儿童中暑预防措施

  1.四项避免

  避免暴晒:正午不出行,不长时间户外停留,避开太阳直晒。避免单独出行:同伴相互照应,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警惕先兆中暑并处理。避免身体不适时运动:睡眠不足、疲劳、身体未康复,不进行户外运动。避免独留车内:不将儿童独自留在密闭机动车内。

  2.三项准备

  衣物:穿清凉、宽松、透气、浅色衣服,备好防晒用品和防暑药物。热适应: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先评估风险,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不适时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食:保证充分饮水,间隔20分钟补水(不渴也喝),避免含酒精、高糖及过凉饮料;食物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

  3.二项关键行动

  早期干预:感觉不适(头晕、恶心等)且处于高温环境,立即脱离高温、休息、补水、降温(轻度中暑)。快速降温:体温≥40℃且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强力降温(重度中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