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校史是其中的重要篇章。红色校史蕴含的革命精神、奋斗历程与价值追求,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多得的鲜活教材。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行动,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江西不少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用红色校史资源润物化人,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位于萍乡市安源区的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安源地域优势,将安源红色文化与校史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四融四驱”(融入课程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文化活动、融入校园环境和学习引导驱动、项目助推驱动、平台支撑驱动、文创赋能驱动)红色基因传承实践模式,实现了红色校史育人的全链条贯通。江西师范大学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构建了“红色校史+思政课”教学模式。这一模式通过梳理革命先辈、英雄校友的事迹,建立红色人物档案库,并将这些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这些案例表明,将红色校史资源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尽管红色校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一些学校在运用红色校史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红色校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不够深入,部分高校对校史中的红色资源缺乏系统梳理和有效利用;二是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不足,一些高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把红色校史资源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三是保障机制不完善,缺乏长期、稳定、有效的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和资源整合机制。这些短板不仅影响了红色校史资源的育人效果,也制约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水平提升。推动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加强红色校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完善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内容体系。一是建设红色资源库。系统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通过人物谱系化、事件故事化、文物数字化等手段,建立红色资源库,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例如,对校史中的革命先辈、英雄校友进行事迹梳理,形成红色人物档案库;对校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故事化呈现,增强历史真实感;对校史馆中的革命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实现“云端观展”。二是融合课程模块。在思政课中设置“红色校史”专题模块,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导学等方式,将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设置“校史中的初心使命”专题模块,通过校友在革命年代的奋斗历程,解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三是深化研究阐释。组建红色校史研究团队,系统梳理校史中的红色文化基因,提炼其时代价值,形成学术成果支撑思政课教学。同时,编写校本教材,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标准化教学内容,实现红色教育的规范化、体系化。
打造校内校外“双循环”育人生态系统。一是创新课堂教学。采用“问题链教学法”,以校史中的红色事件为切入点,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增强教学代入感。二是拓展实践育人。打造“红色校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设置红色家书诵读、校史情景剧大赛等子活动。同时,与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红色走读”等实践活动。三是营造文化生态。建设红色文化主题校园,设置红色文化长廊、校史浮雕墙等,形成沉浸式环境;打造“红色校史”新媒体矩阵,推送红色故事、校史知识,实现全天候覆盖。
构建“五维联动”长效体系。红色校史赋能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资源整合、队伍建设、效果评估”五维联动机制,确保育人实效。一是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的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课程建设等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二是制度保障机制,出台实施办法,明确教学内容、方式、考核等标准,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学分制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三是资源整合机制,加强校馆合作、校企合作,共享红色资源,联合开发课程,将红色文化融入素养教育。四是队伍建设机制,组建复合型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红色教育能力,实施“红色导师”计划,丰富师资结构。五是效果评估机制,建立“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考核体系,开展第三方评估,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总之,红色校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教学内容体系、打造校内校外“双循环”育人生态系统、构建“五维联动”长效体系,高校能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优势,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实践不仅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深刻回应,更是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特色思政课体系、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未来,高校应继续深化红色校史育人研究,探索更多元化的实践路径,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革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汤瑾 秦淑琨
【作者分别系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讲师。本文系2024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红色基因传承’视域下红色校史赋能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4SZZX03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