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擘画“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蓝图
时序更替中,“十四五”高质量收官在即,“十五五”规划正谋篇布局。从“十四五”规划起草过程中100多万条网民留言凝聚成1000余条建议的生动实践,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初门户网站、主流媒体等多渠道开门问策的持续探索,“问计于民”的过程,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更是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的时代叙事。
问计于民,是把“话筒”交给人民的政治自觉。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人阶级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到新时代网民通过“网言网语”勾勒发展愿景,“人民至上”的主线始终贯穿规划编制全过程。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当快递小哥的配送路线建议、银发群体的智慧养老构想被纳入规划视野,政策制定便从“精英智囊”的单一维度,转向“亿万人民共同参与”的立体格局,既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更让国家治理的“根”深深扎进人民土壤。
网络问政,织就新时代的“民意天网”。互联网的普及,为“问计于民”打开了“全天候、零距离”的新通道。中国超过11亿网民、78.6%的互联网普及率,使网络成为最大的民意“集散地”,网民通过留言板、问卷调查等方式踊跃献策,生动诠释了“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群众,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民意”的时代特征。如今,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之时,人民网、新华网等平台开设专栏,江西省打造上线了“问计江西”平台,本质是对“网上群众路线”的深化拓展——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让深山里的花椒种植户能直抒产业发展诉求,让写字楼里的创业者可畅谈创新生态构想。
聚智聚力,让“百姓想法”成为“国家办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代课题,亟需汇聚最广泛的智慧力量。“十五五”规划编制坚持“问计于民”,就是要把干部群众在基层探索的“土办法”升华为改革发展的“金点子”——让社区工作者关于基层治理的“牢骚话”,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风向标”;让产业工人关于技术创新的“小创造”,汇聚成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动能”。这种从“群众首创”到“制度创新”的转化,既彰显“拜人民为师”的执政智慧,更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当“十五五”规划编制的笔尖吸纳千万条民意溪流,当顶层设计的框架融入基层实践的智慧结晶,这幅由党心民心共同擘画的“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蓝图,必将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实路基,让亿万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德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张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