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落笔“城市空白处”,描绘“都市慢生活”

2025-05-27 14:38
大江网

  近日,在蔷薇花盛开之时,河北邢台北长街一幅高3米、宽5米的“蔷薇女孩”墙绘因其“花中有画、画中有花”的奇妙景观,迅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标”。创作者高小澎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看到外地花墙作品刷屏,就想在邢台也打造一个特色打卡点,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到邢台。”

  正所谓“艺术创作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高小澎巧妙利用城市空白墙体,用“真实蔷薇编织少女发髻”的“鲜活艺术”创意设计,以艺为媒,为家乡城市注入鲜活能量。

  高小澎的艺术墙绘之所以能够被网友认可,离不开他“因地制宜”的创作思维——既破解了传统墙绘“一成不变”的困境,更带给围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类似的墙绘创作在江西也出现过。例如,今年2月,南昌市红谷滩区丰和立交桥下,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墙洞,被一组“哪吒闹海”墙绘赋予了魔幻色彩,惊艳众人。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阳光暴晒导致颜料褪色、雨水侵蚀造成画面龟裂,一些墙绘作品难免会成为市容瑕疵。

  要让“老墙”绘出新色、墙绘保持“鲜活”,笔者认为,还需从两方面着手:在墙绘选址方面,城市管理部门不妨联合高校划定“艺术实验区”,选择工地围墙、老社区墙面等“城市空白处”作为开放式画布,供美术专业学生墙绘创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内容创作上,鼓励美术专业师生结合季节更替、社区故事进行主题创作,让“鲜活艺术”融入城市生活韵律。

  无论是“蔷薇女孩”还是“哪吒闹海”墙绘,本质上都是创作者对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寄托。当景区景点不再是衡量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尺,当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从墙绘之中窥见城市文化的一角,这种介于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的松弛,也许更符合我们所期望的“都市慢生活”。

  或许真正的文化浸润,就藏在这些墙绘里——它们不需要永恒定格,只需持续生长,在四季轮回中与城市共呼吸。

  (江西财经大学 吴悦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