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日宜赏菊——沈周《盆菊幽赏图》赏析

2024-10-11 05:02 阅读
江西日报

  古人常在重阳节雅集,品酒赏菊赋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明代画家沈周所绘的《盆菊幽赏图》,表现的正是重阳赏菊的情景。

  重阳赏菊风俗由来已久,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句;民谚有“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之说。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时尚。曹丕《与钟繇书》说:“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陶渊明退居田园,饮酒赏菊,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唐朝重阳赏菊渐成风俗。白居易有“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的感叹;皇甫冉有“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的吟唱。宋代,重阳赏菊盛况超越前代。明清时期,重阳赏菊活动已普及民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秋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炉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明代绘画大师、书法家,江苏苏州人。沈周的绘画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作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浑厚,线条老辣,意境深远。《盆菊幽赏图》,纸本设色,纵23.4厘米,横86厘米,画面中杂树数株,枝叶茂盛,垂柳摇曳,有的树叶已经变成黄红色,表现的是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茂树掩映一座草亭,四周以栅栏隔成庭院,院里置若干盆菊花,盛开怒放,争奇斗艳。亭内三位雅士围坐在一张桌子前,饮酒赏菊,意态悠闲,一童子持壶侍立。草亭周围块块岩石分布得体,庭院中小草点缀其间盎然生趣。对岸沙洲芳草萋萋,林木葱郁,景致优美。

  此画构图严谨,笔法工致,布局缜密,属沈氏中年细笔画风。作品所表现的是典型的江南景致,布势疏朗,景物宜人。着色艳丽饱满,丰富而颇有质感。画家在着力追求客观景致原本风貌的同时,既发挥出自己意欲达到的疏朗效果,又透溢出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作品的意境韵致,可谓功力甚厚。此画中三位文人显然是赏菊的主人公,但是与画家精心描绘的草亭、树木、盆菊相比,人物用笔不多,草草而成,却以概括的形体点出了人物活动的主题。

  画中作者自题:“盆菊几时开,须凭造化催。调元人在座,对景酒盈杯。渗水劳童灌,含英遣客猜。西风肃霜信,先觉有香来。”清乾隆皇帝在画上步原韵御题五言诗:“图中生面开,秋意镇相催。篱下香盈把,霜前酒当杯。画诗皆可入,蜂蝶岂容猜。展卷清吟处,重阳得得来。”

  此画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有著录。

  □ 郑学富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