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秀美画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开辟了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科学谋划新时代江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落实430余项中央深改委部署的改革任务,推出2290余项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高质量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019年、2023年三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要求江西“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江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始终把牢改革总目标和价值取向,明确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发挥改革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抓好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等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强力推进开发区管理、数字政府、职业教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改革,推动既有利于解决突出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建设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鼓励和支持基层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大胆试、勇敢改、积极闯,组织实施了22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探索形成了江西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法媒银联动、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余江宅改”、分宜融媒体改革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改革亮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深改委召开52次会议、审议356项议题,搭建全省改革主体框架。省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推进落实150余项重大改革项目,形成以上率下抓改革的示范效应。建立健全年度重点改革项目攻坚突破机制,不断完善改革台账管理督办机制和改革督察制度,持续开展省直单位和市县改革工作考核,构建起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有效推动改革精准发力、精准落地。
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是江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以减负“瘦身”、赋能“强体”为导向,我省开发区改革创新走深走实。通过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关系,完善“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式,强化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统筹布局,健全开发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开发区数字化管理,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全省开发区管理机构精减率达40.6%、亩均工业增加值增长7.5%。2023年,全省102个开发区营业收入占全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93.2%,开发区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全省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一照通办”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惠企通”平台累计为18.2万户企业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20余亿元,“赣金普惠”改革助力中小微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超1000亿元;在全国率先启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信用诚信企业“无事不扰”率达98.9%,“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实现行政执法领域全覆盖。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助力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围绕实施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我省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式集群数字化发展机制,全省拥有万亿产业1个、千亿产业14个,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1.08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组建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推进国资国企在人才、农业、数字等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效增强。
——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引领,我省支持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我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产教联合体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设立兴赣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江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创建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南昌实验室,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有效提升;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为江西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势头良好。我省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出口通关效率居全国第五位;创新设立“赣深组合港”“赣穗组合港”,铁海联运量年均增长13.4%,赣欧班列通达14个国家;南昌、赣州、九江、井冈山综合保税区建设持续提速,上饶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2023年江西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六位。
——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为动力,江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省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省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余江宅改”成为全国样板;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58家;建设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度体系持续完善;推进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有关做法在全国推广。
——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为目标,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向更高标准推进。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38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42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在全国首次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色发展“靖安模式”获中央领导肯定,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赣南模式”等向全国推广。
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站式”平台,构建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完善容错纠错、及时奖励、选树学“新时代赣鄱先锋”等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制度,完善“受贿行贿一起查”工作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江西正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坚持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兑现承诺、造福于民。2023年开始,我省在往年办好50件左右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更加精准聚焦、更加普惠务实为目标,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每年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民生实事更加精准务实的背后,是我省坚持民生工作的力度只强不弱,民生资金的投入只增不减。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改革的制胜法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进改革,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抓手,深入推进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各项改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系列改革成果强了信心、暖了人心、聚了民心。
就业创业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我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发放贷款总额超23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深化。我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全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分级诊疗、药品集采、DRG/DIP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核排名连续8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街道和县城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健全婴幼儿入托补贴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兴办托育机构和卫生健康服务延伸至托育机构,全省每千人口拥有托育托位数4.17个、位居全国前列。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我省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实行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文化惠民体系日益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市级融媒体中心实现挂牌运行全覆盖,打造了“孺子书房”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全省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覆盖率100%。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省上下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努力绘就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秀美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
编辑:李坚 游丽萍(实习生) 审核:李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