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群体眼健康维护与眼病干预

2025-11-03 06:49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原创

  杨赛 北京市朝阳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退化,老年群体已成为眼病高发人群。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元凶”。守护老年人的眼健康,不仅是帮助他们留住清晰视野,更是守护他们独立生活的尊严。

  一、老年常见眼病

  老年眼病的发生,多与衰老导致的组织退化、血液循环减缓、代谢功能下降相关,部分还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密切关联。以下几类常见眼病需重点关注:

  (一)白内障:老年人“视力模糊”的头号原因

  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混浊导致的眼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50%。白内障患者初期表现为看东西“发雾”,尤其是在强光下症状更为明显,夜间看灯光可能出现“光晕”;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视力会逐渐下降,严重时仅能分辨明暗。部分老年人认为“白内障要成熟了才能治”,这是误区。现代医学中,当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如看不清手机、走路易被绊倒)时,就可进行手术治疗——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主流方式,该手术仅需10~15分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多数人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视物。

  (二)青光眼:“偷走视力”的隐形杀手

  青光眼被称为“沉默的视力小偷”,是眼压升高损伤视神经所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是其可怕之处。闭角型青光眼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且常突然发作,患者会感到眼胀、头痛、恶心,看东西如同隔了层“水幕”,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在24~48小时内可能永久失明。

  (三)黄斑变性:影响“中心视力”的常见眼病

  黄斑是眼底负责“中心视力”的区域,老年人因黄斑区代谢产物堆积、血管老化,易引发黄斑变性,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20%。患病后,最明显的表现是“看东西变形”——比如看直线变成曲线,中心视野出现黑影,读报纸时中间的字看不清,这对阅读、看电视、认人等日常活动影响极大。

  黄斑变性分“干性”和“湿性”:干性进展较慢,可通过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等营养素延缓;湿性多因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需尽早通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等治疗,否则可能在数月内丧失中心视力。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忽视的“眼底危机”

  糖尿病患者病程超10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超50%,这是高血糖损伤眼底血管的结果。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骤降等情况,严重时可因视网膜脱离失明。

  二、老年眼健康维护

  (一)科学用眼:给眼睛“减负”

  电脑对眼睛的伤害虽然明显比手机、ipad更小,但用电脑时间过长也会损伤眼睛,长时间使用需要注意休息。此外,使用电子产品时久坐不动可能导致颈椎病和下肢血管疾病,所以,看手机、报纸时,每次应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远眺窗外(看5米以外的景物)5~10分钟,让眼睛放松;避免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下用眼,看书时可开柔和的台灯(光线从左上方照射,避免直射眼睛);

  (二)合理饮食:给眼睛“补充营养”

  眼睛的健康需要营养素支持,日常可多吃“护眼食物”,如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的食物(菠菜、西蓝花、南瓜、玉米),这两种营养素能过滤蓝光,保护黄斑;以及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橙子、猕猴桃、杏仁,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网膜,维生素C和维生素E则能抗氧化,延缓晶状体老化。

  (三)基础病管理:避免“牵连”眼睛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损伤眼部组织的“隐形推手”。高血压可能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糖尿病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高血脂易造成眼底动脉硬化。因此,老年人需严格遵照医嘱控制指标:

  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0mmol/L;定期查血脂,避免甘油三酯、胆固醇过高。

  三、眼病干预:抓住“黄金治疗期”

  老年眼病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发现时机”。多数眼病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甚至保留视力;若拖延到晚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一)出现症状立即就医

  视力突然下降,或看东西变形、重影;眼前出现固定黑影、闪光感,或“飞蚊”突然增多;眼睛胀痛、发红,伴随头痛、恶心等症状;夜间视力明显变差,或对光线敏感(怕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白内障加重、青光眼发作、黄斑出血等,患者需在24小时内前往眼科就诊,尤其是青光眼,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失明。

  (二)定期检查:给眼睛“做体检”

  很多老年眼病早期无症状,需通过检查发现。因此,6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一次基础眼检,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查晶状体,判断是否有白内障)、眼底镜(查视网膜和黄斑);有基础病者,如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查一次眼底,高血压患者每年查一次眼底,青光眼家族史者每半年查眼压和视野。

  (三)科学治疗

  部分老年人因害怕手术,或轻信“眼药水能治白内障”“中药能消青光眼”等谣言,延误正规治疗。需明确,白内障目前无药物可治愈,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青光眼需终身控制眼压,药物或手术仅能延缓进展,不能“根治”,患者还需定期复查;黄斑变性需根据类型治疗,干性可通过营养补充调理,湿性需规范注射药物或激光治疗,偏方无法逆转病变。

  四、结语

  眼睛是老年人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清晰的视力能让他们享受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守护老年眼健康,需从日常预防做起,从及时就医发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