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025-11-03 05:04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学校思政课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当前,思政课改革面临道理表面化、叙事扁平化、价值疏离化等困境,怎样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个重要途径是善用“大思政课”,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以时代为课题,构建贯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育人新范式。

  在社会“大课堂”中把道理讲深。讲深的核心在道理本身,理直才能气壮。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实践中,“大思政课”所讲的道理是彻底的,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道理,是被实践所检验的道理。把道理讲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社会“大课堂”中筑牢学理根基。善用社会“大课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置于历史脉络和文明发展的全景中去阐释,运用革命遗址、红色场馆、纪念场馆等场域资源,以历史文物、红色家书、红色文物等物品为素材,用英烈故事、先锋模范、创业纪实等故事为案例,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深刻道理融于可见可感的事物当中,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认同。善用社会“大课堂”,讲深道理背后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是道理的根基,观点是立场的理论表达,方法是观点的实践样态。用史实史料印证立场,用现实成就检验观点。比如,脱贫攻坚是对人民立场的坚守,美丽中国建设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领跑外贸是体现唯物辩证法;等等。在不断深化社会认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系统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善用社会“大课堂”,用现象讲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突出时代性的社会现象来引证道理,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由抽象到具象,再升华到抽象,引导学生培育思辨能力。善用社会“大课堂”,用大视野开展比较教学,引导学生既“回头看来时路”,也要左右对比找差距,特别是涉及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思想时,应当用全方位、多视角的社会素材加以深刻剖析。比如,讲到东西方民主时,要善于运用国际案例进行对比,辨明真假民主;援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案例,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等等。

  在实践“大课堂”中把道理讲透。讲透的要义在于理达,“理达则和通”。要把道理原原本本、清晰透彻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由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达到知行合一。利用“大思政课”较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贯通知与行,实现“大道理”与“小故事”的深度融合。扎根现实,把道理讲在中国大地上。从校园教室到田间地头,从书本说教到“场景浸润”,从师生主体到多元参与,实现教学空间的延展、抽象道理的具象、教学主体的转化,用社会实践破除知行壁垒。坚持问题导向,把道理讲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在思政“小课堂”上找准问题,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直面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社会实践,进而思考问题、分析原因、解决困惑。坚持破立结合,把道理鞭辟入里地讲透彻。要用好社会实践这一利器,揭开错误观点和“假科学”的面具,引导学生驱散思想迷雾,正确把握规律、分析矛盾,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时代“大课堂”中把道理讲活。讲活的精髓在于生动、鲜活、有生命力。新时代大学生是拥有平视世界底气的一代,是实现强国复兴的一代,但他们的成长也有“幸福的烦恼”。比如,互联网时代信息巨浪席卷而来,极易导致“认知围城”;富足的物质生活可能滋生“躺平”心态,消磨斗志;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形成兴趣圈,出现“圈层”分化;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唯有把道理讲在当下,用新时代的鲜活故事、话语体系和形式方法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要善于用新时代故事把道理讲活。新时代故事更具感知性,也更具亲和力。要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人民群众的故事、新时代青年的故事,用新时代的榜样力量吸引学生、感召学生,引导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用“大思政课”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用“大资源”把故事讲充实,用“大师资”把故事讲出彩,用“大平台”把故事讲丰满。要善于创新话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把道理讲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话语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老生常谈、一味灌输只会导致道理悬浮,难以入脑入心。要紧跟时代,用青年习惯的“时髦话”“流行语”来讲道理,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要善于创新方法,用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施教,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有所获。要坚持创新,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丰富形式把道理讲鲜活。要筑巢引智,将现代化科学、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融入课程,把道理讲生动。比如,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情,实现精准化教学;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实现智能化教学;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情境,实现沉浸化教学;以数字化工具赋能“大思政课”,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把道理讲活。

  钱爱文

  (作者系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