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基层 精准开方——九江市柴桑区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彭嘉祺)近日,九江市柴桑区卫生健康委积极作为,推动基层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诊断服务,切实缓解了以往“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将健康保障送到群众身边。
阵地升级,从“单点突破”到“服务联网”
“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室就能看好常见病,医生专业,环境也干净,再也不用大老远跑镇里了!”柴桑区江洲镇团洲村村民李大爷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基层医疗变化的真切感受。
2023年11月,全区唯一紧密型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示范点——江洲镇团洲村卫生室正式揭牌开诊,标准化的诊室、药房、中医治疗室一应俱全,彻底告别了以往“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旧面貌。在此基础上,2024年9月官场村卫生室顺利投用,标志着当地一体化建设从“单点突破”迈向“多点覆盖”。并且,柴桑区创新推行“村医聘用到乡镇卫生院”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村医纳入统一管理,缴纳“五险一金”、落实绩效工资,彻底解决了村医“身份模糊、保障不足”的后顾之忧。如今,两家一体化卫生室实现村医队伍零流失,累计诊疗人次超1.6万,业务收入突破200万元,成为村民“小病首诊”的首选之地。
资源下沉,“组团式”帮扶激活基层动能
为破解基层医疗“能力瓶颈”,柴桑区启动二级医院对口支援行动,构建起“全覆盖、组团式”的帮扶格局。2025年6月起,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疾控中心选派16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进驻13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支援。
支援团队并非“单兵作战”,而是从诊疗能力、人才培养、管理水平等多维度精准发力。在诊疗端,帮助基层开展骨科、慢病科等特色科室建设,搭建检验、影像等共享中心,升级远程医疗服务;在人才端,通过查房带教、疑难病例会诊、接受进修等方式,为基层“带出一批骨干”;在管理端,协助完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推动基层管理走向规范化、精细化。为确保实效,支援医师实行全脱产管理,每月在岗不少于22天,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直接挂钩。
“通过区人民医院的驻点支援,现在我们卫生院在常见病的诊疗、院前急救、妇幼保健、中医适宜技术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诊疗人次和群众满意度也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港口卫生院医生说。
网格服务,把“健康管家”送到家门口
“张医生,我最近血压有点高,该调整用药吗?”在柴桑区泉塘社区的网格健康微信群里,居民的咨询总能得到及时回应,这是当地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的生动缩影。
柴桑区以“纵横贯通、精准协同”为目标,构建起“院区统筹、科室包干”的网格服务体系。区直三家院区牵头包干城区社区,乡镇卫生院覆盖乡村区域,组建“高年资医生+公共卫生专员+乡村医生+健康网格员”的“1+2+N”服务团队,为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每季度开展健康宣教“六进”活动,提供用药指导、应急救护等科普服务;对行动不便群体推出预约上门诊疗和“互联网+护理”服务,真正实现“未病早预防、小病不出乡、慢病有管理、大病帮转诊”。
柴桑区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筑牢乡村健康“第一道防线”,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正在让越来越多群众的健康获得感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