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青年主体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10-27 04:53 阅读
江西日报原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当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生命力和驱动力。要准确把握青年成长成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激活青年主体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确保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度互嵌的内在逻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青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根植于深厚的历史传承、科学的理论指引和紧迫的现实需要,呈现出共生共荣的内在逻辑关系。

  符合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历史逻辑。纵观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先锋力量。从五四运动的启蒙呐喊,到嘉兴南湖红船的扬帆起航;从革命战争的浴血奋战,到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奉献;从改革开放的敢闯敢试,到新时代新征程的创新创造……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命运,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不断推进新的历史伟业奉献青春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然要求新时代青年继承光荣传统、勇担时代重任。

  符合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时代生动实践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对作为生产预备队和革命接班人的青年从职业选择、培养教育、权利保护、恋爱婚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提出青年是革命事业和人类未来的希望,明确肯定了青年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青年是生命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勃发的群体,他们富有创新意识、开阔的视野格局、强大的行动能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必将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符合青年特质与中国式现代化需求高度契合的现实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复杂性与开创性,与青年群体的独特品质高度契合。一是创新潜能匹配高质量发展要求。青年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二是奋斗精神契合攻坚克难需要。青年富有理想、朝气蓬勃,能够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开放视野支撑和平发展道路。新时代青年更具国际视野,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青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新时代青年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找准定位、贡献力量。

  投身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争做高素质劳动者。青年要深刻认识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重大意义,既当好“分母”中的一员,更争当关键“分子”。要坚持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重要任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自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需要,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勇当创新创业先锋。青年最具创新创造活力,应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在缩小收入差距、增进民生福祉上着力。勇立创新创业潮头,积极开拓新业态、新场景、新领域,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缩小收入差距添动力。踊跃投身乡村振兴,努力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引入农村,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施展才华,在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争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作为改革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筑牢物质文明根基。同时,勇担时代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中弘扬优良传统,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在生活中引领道德风尚。善用数智技术,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勇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服务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努力做文明交流使者。未来寄托在青年,要把和平发展的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国际担当。

  龚海艳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