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凭啥能破江西足球观赛人数纪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报道:近日,全国足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赣州作为全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代表城市,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足球事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从职业赛场的攻城拔寨到校园绿茵的少年驰骋,从遍布城乡的足球场地到全民参与的赛事狂欢,这座红色故都正以足球为笔,书写着体育强市的生动篇章。
体教融合育新苗:从娃娃抓起,沃土生花
“注意摆臂!加速!”8月9日的赣州足球青训基地,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少年们的热情。2025年足球梯队队员测试选拔正在这里进行,100余名来自赣州各地的中小学男女学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比拼。颠球时专注的眼神、长传球时舒展的动作、运球绕杆射门时的敏捷身姿,勾勒出赣州足球的未来轮廓。“这几年孩子的水平肉眼可见地提升,基本功更扎实,战术意识也更强了。”赣州市体育局竞体科科长郭训辉看着场中奔跑的身影,难掩欣慰。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在赣州不是口号,而是深入校园的实践。全市23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里,足球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小学每周不少于2节,中学不少于1节,绿茵场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课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机构,让课后延时服务的足球训练覆盖每一所学校,带球、射门、配合……孩子们在奔跑中享受足球的快乐。
“新长征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更是孩子们的成长舞台。2025年的赛事创下纪录:112支队伍、2000余名9至15岁的运动员,在241场角逐中挥洒汗水。而《赣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优秀苗子队员就读和升学实施办法》的出台,打通了小升初、初升高的升学通道,让足球苗子既能在球场追梦,也能在课堂安心学习,破解了“12岁断崖式退役”的难题。
训练体系的完善为青训保驾护航。投入1.2亿元建设的市级足球青训中心(占地174亩),配套专业场地与设施;定南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于都县训练基地,已成为国字号梯队集训的常客。赣州中学内,前国脚谢育新挂帅的市级青训梯队精英班采用“集中学习、训练、生活”模式,400余名在训队员在这里接受专业指导。2024年,赖沛佳、黄若欣等5人入选国家U13-14女足集训营,22人入选省U14女足,6人跻身省U16女足并征战全运会,青训“金字塔”正结出硕果。
职业足球筑高地:双雄并立,赛场狂欢
赣州职业足球的“一甲一乙”格局,让这座城市在江西足球版图中占据核心地位。定南赣联与赣州瑞狮两支队伍,如同双星闪耀,点燃了全城的足球热情。
8月10日晚的定南体育中心,成为欢乐的海洋。定南赣联3:0完胜佛山南狮后,璀璨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与看台上球迷的欢呼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乐章。作为中甲劲旅,定南赣联本赛季状态火热,7胜8平4负的战绩,加上4连胜、9轮不败的强势表现,让主场成为“魔鬼堡垒”——9个主场仅输1场的战绩,让每一个周末的“定南足球狂欢夜”都座无虚席。老国脚刘建业挂帅的这支队伍,汇聚了朱家漩、张建生等各级国字号球员,赛场之上攻防有序,尽显专业水准。而赛场之外,足球与音乐、舞蹈的碰撞更添魅力:紧邻商圈的主场让球迷观赛后即可畅享美食购物,夜场比赛中场的文艺表演,让观赛成为一场沉浸式的文体盛宴。
落户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的中乙球队赣州瑞狮,则展现出坚韧的主场气质。预赛阶段22轮4胜11平7负的战绩中,主场仅输1场、近7轮不败的表现,让这座可容纳万人的球场场场沸腾。塞尔维亚籍外教斯坦季奇、福拉多带来的欧洲足球理念,与吕悦枫等留洋球员、王锦鹏等国字号选手的技术融合,让球队实力稳步提升。更令人动容的是喻克力、廖浩川等4名江西本土球员的坚守,他们用脚下的球技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
职业足球的根基在于青训。赣州通过市内外广泛选材,组建市级青训中心梯队精英班,聘请专业团队实施系统化培养。目前全市U12-U18后备人才登记建档500余人,注册青少年队员1300多人,为职业足球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全民足球掀热潮:从赛场到生活的热爱
“传球!好球!”夜幕下的章江足球主题公园灯火通明,4片五人制足球场上激战正酣。市民张宇刚完成一次精彩射门,额头上的汗珠映着灯光,笑容格外灿烂:“这里场地好,离家又近,约上球友踢两小时,比闷在家里舒服多了!”
这样的场景在赣州随处可见。目前全市建成1181块足球场地,每万人拥有1.11块,提前实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的目标比例。从可容纳5万人、投入16亿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到定南国家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的专业球场,再到社区街角利用“金角银边”建起的口袋体育公园,“家门口踢球”在这座城市已成现实。
场地之外,赛事让全民热情持续升温,足球赛事更成为拉动经济消费新引擎。今年赣超赣州赛区,其中首轮赣州对萍乡的比赛,带动了2.1万人跨域消费,赣州主场周边的餐饮、零售等行业生意火爆,销售额激增。为了持续做热消费,赣州市文广新旅局还发放了500万元文旅消费券。随后第二场 3.6 万人观赛刷新江西纪录,8月10日 4 万人的上座率再创新高,“走进球场” 成为新风尚。市级的 “融湾杯”、县级的校园联赛与社区赛事、民间的业余球队比拼,全年超 2000 场青少年比赛覆盖 40% 在校学生,各年龄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绿茵舞台。
足球早已融入赣州的城市肌理。看球是家庭聚会的选择,踢球是邻里交往的方式,足球文化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交融,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文化符号。从职业赛场的激情澎湃到校园绿茵的少年意气,从专业场馆的灯火璀璨到社区球场的欢声笑语,赣州正以足球为纽带,将体育强市的蓝图,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