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事——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就业之稳,关键在于重点群体。虽然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必须千方百计稳就业。要持续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发挥“5+2就业之家”服务作用,大力稳岗扩岗,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扎实做好访企拓岗、就业育人、实习就业一体化等工作,大力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深入实施返乡就业帮扶行动,帮助更多返乡农民工实现尽快就业、稳定就业。同时,支持、指导、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中的能人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办好民生实事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中央赋予我省教育强国建设“1+5”改革试点任务,这是我们补齐教育短板、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要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县域高中教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要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好用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高效配置、有效下沉。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当前,我省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优,优质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足,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壮大网络文学、微短剧、动漫游戏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业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抓好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特别是紧盯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生态治理能力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群,积极推广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交通,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让更多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改善民生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重要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张张“民生清单”,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江西日报全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