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壮歌——方寸邮票“回响”经典抗战歌曲旋律

抗战歌曲,是抗战时期重要的文艺种类。抗日救国歌曲数量之大、参与创作的人员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世所罕见。许多抗战歌曲的曲谱、作者或歌曲所反映的场景被印上邮票。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欣赏这些邮票,那催人奋进的激越旋律仿佛在耳边回响。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是苦难民族的呐喊,激励着中华儿女救亡图存、浴血奋战。这首激昂的战歌从上海街头歌咏会唱到台儿庄战场,从武汉唱到延安窑洞,成为抵御日寇的精神长城。
中国邮政1982年发行《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七十周年》邮票,主图是聂耳头像和《义勇军进行曲》曲谱手稿(如图)。1949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邮政1983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邮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谱为主图,并在左上饰以国徽。
《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
1933年初,中国军队为抗击日寇,在长城的古北口、喜峰口等地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在喜峰口的抗战中,二十九军夜袭队手持大刀,奋勇冲杀,取得了胜利。音乐家麦新受大刀队战士们事迹的鼓舞,于1937年创作了《大刀进行曲》。歌曲像是向全国军民发出的战斗号召,成为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国邮政2015年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邮票,第四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背景图案正是将士挥舞大刀、奋勇杀敌的场景。
为纪念抗战胜利30周年,雕塑家潘鹤与梁明诚于1975年创作了大型雕塑《大刀进行曲》,其灵感正是源于这首抗战歌曲。中国邮政2015年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型张,就是以这件雕塑为主图(如图)。作品通过军民抗战者群像,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
《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
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中国邮政1977年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邮票第三枚,展现的就是游击队员转战青纱帐的画面。
1937年,作曲家贺绿汀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因而创作了《游击队歌》。歌曲生动活泼,旋律轻松流畅,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表现出游击队战士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中国邮政2012年发行的《中国现代音乐家(一)》邮票,第三枚表现的就是音乐家贺绿汀的形象,画面背景为《游击队歌》歌词手稿(如图)。
《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
1937年,青年爱国诗人桂涛声来到山西陵川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目睹了太行王莽岭的千山万壑,触景生情,“我们在太行山上”的诗篇从心底迸发而出。1938年,桂涛声在武汉请冼星海谱曲。同年7月,歌曲《在太行山上》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首次公开演唱。随后,铿锵有力的歌声迅速在太行、吕梁山脉,在晋察冀边区,在大江南北的敌后根据地飞扬,鼓舞着千万民众踊跃投身抗日战场。中国邮政2023年发行的《太行山》邮票第四枚“王莽奇峰”,画面就是位于山西陵川境内的巍巍太行(如图)。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奔腾的黄河,到了壶口骤然收束,河水从陡崖上倾泻而下,极为壮观。1938年秋冬,诗人光未然正是被壶口瀑布所震撼,激发了创作灵感与激情。1939年,光未然和冼星海在延安相遇,创作出了歌曲《黄河大合唱》。
中国邮政1985年发行《冼星海诞生八十周年》邮票,画面是音乐家冼星海的铜像,背景是象征黄河的波涛与《黄河大合唱》的部分曲谱(如图)。《黄河大合唱》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八路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
八路军在抗战时期英勇作战,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正是被八路军的战斗精神所鼓舞,1939年,公木、郑律成在陕北的窑洞里,共同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
1939年冬,《八路军进行曲》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演。中国邮政1964年发行的《革命圣地——延安》邮票第二枚就是绿树掩映下的中央大礼堂。琅琅上口的歌词,热情豪迈的曲调,正是从这里唱响后,在各抗日根据地传唱。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首歌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又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历次首都阅兵分列式上演奏的《分列式进行曲》,也是改编自这首军歌。中国邮政2009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邮票(如图),展现的就是受阅方队伴随着旋律流畅、音调坚实、节拍规整的进行曲走过天安门广场的英姿,充分展现出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以及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从英雄城南昌走出的人民军队,高唱着军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 邹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