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八一策划·金戈铁马斩贼寇

2025-07-31 11:01 阅读
大江新闻-江西日报原创

文/宋海峰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南昌市象山南路119号——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中的一景一物,是记忆的钥匙,也是时光的见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项英为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为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统一领导南方八省(赣、闽、粤、湘、鄂、豫、皖、浙)15个游击区的红军、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南方八省各红军、红军游击队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革命意志,夏顶酷热、冬冒严寒,昼行森林、夜宿山洞,战胜了饥饿、寒冷、疾病、死亡,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军事“清剿”,在抗日战争之前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淬火。

在展厅中央的展柜中,静静陈列着一张已经泛黄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文稿影印件。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八省的红军、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分布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告别曾经浴血奋战的红色土地,汇集成一道奔涌不息的抗日铁流,奔赴华中抗日前线。

青砖黛瓦之间印刻着红色记忆,眼波在展板的字里行间摇动。1937年12月中下旬,新四军军部筹备工作在湖北汉口进行。为更好地组织南方各红军、红军游击队完成改编任务,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进驻南昌,初步完成了军部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充实,健全军部内部机构设置,完成了南方八省红军、红军游击队下山、集中、整编的任务。经过整编后的新四军,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党内称政委),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1938年2月起,新四军各部队陆续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最前线。

剑动三军气,当为万里城。新四军整编就绪后,按照党中央制订的正确战略方针,以机智灵活的战法,时而出没于青纱帐中,时而驾舟于湖河上,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中抗日,在蒋家河口首战告捷,揭开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战的序幕。挺进皖东后,粉碎日军2000余人的“大扫荡”,开辟了以定远县藕塘集为中心的皖东津浦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1938年6月17日,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先遣队在镇江西南韦岗伏击日军,击毁日军汽车4辆,击毙日军少佐以下数十人,此战称“江南处女战”。自此战开始,新四军第一、二两个支队在两个月内,取得了一连串胜利。

“鏖战南疆摧寇胆,铁流东进挽乾坤。”新四军第五支队挺进津浦路东,三打来安城,开辟了以来安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地南京,市郊的飞机场、雨花台、麒麟门等地也响起了新四军抗日战斗的枪声。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新四军九千铁血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但是,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又继续战斗。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的领导下,新四军在错综复杂的艰苦斗争中,继续坚持在华中敌后的抗日斗争。

展墙上的一组组历史照片、一组组战果统计表,定格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抗日战场上创造的一个个不朽的战绩。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近3万次,毙伤日伪军30万人;建立了横跨5个省包括8个战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先后光复国土25万平方公里。组建时只有1万人的新四军,到抗战胜利时发展到21万人。毛泽东同志曾称赞道,新四军是华中人民的长城。这种不可思议的发展,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做得到。

一部可歌可泣的“铁军”军史,就是一曲在抗日救国的征程中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将功勋镌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丰碑上的英雄史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