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味到“顶流”,这只鸡有啥不一样?
炎炎夏日,一场聚焦崇仁麻鸡产业创新发展的赛事——江西省大学生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创新大赛火热开赛。
一只麻鸡
凭啥搞成了专题赛呢?
土窝窝跳出“金凤凰”
事情还得从1960年说起,江西省农业厅和农垦厅组织的江西畜禽品种调查队到崇仁县许坊乡长沙坑村进行调查,发现村民刘禄金养了上百只外形奇特的麻鸡:公鸡棕红,雄健俊俏;母鸡有黄麻和黑麻两种,羽毛发亮,动作敏捷,眼睛炯炯有神。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研究后,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极富特色的优良地方鸡品种。“当时就觉得这鸡长得精神,下蛋勤,肉还香。”刘禄金的孙子翻着老照片说。
1964年,《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种志》正式将这个鸡种命名为“崇仁麻鸡”。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精心选育,崇仁麻鸡的各个性状和营养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并逐渐在当地推广养殖。1998年,崇仁县获评“中国麻鸡之乡”,麻鸡的名声慢慢响亮起来。

目前,据权威机构评估,崇仁麻鸡品牌价值达36.84亿元,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变成了崇仁的“金凤凰”。
土特产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崇仁麻鸡不断寻求创新,麻鸡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崇仁麻鸡原种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牵手,打响了一场品种改良攻坚战。在专家指导下,他们开展了原种提纯复壮,新品培育选育工作,特别培育出适合规模屠宰、冷鲜销售的新品系。新品系麻鸡屠宰后,白条鸡产品保质期延长到15天,冷链物流损耗率从12%降到3%。
现在,崇仁麻鸡不和别人拼价格,只和别人比质量,走出了一条精品路线。在国品麻鸡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将麻鸡加工成盐焗鸡、三杯鸡等特色产品,旁边的生产线则在赶制滴鸡精、药膳鸡等创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同时,崇仁县瞄准中高端市场,在一线城市布局品牌专卖网点,与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等大型商超,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养殖户胡剑荣说,“以前只知道卖活鸡,现在一只鸡能卖出三只的价格。靠直播带货,卖盐焗鸡、白条鸡、麻鸡蛋等产品,一年收入有30多万元。”

文化赋能土特产

在崇仁,麻鸡不仅仅是食材,更是融入崇仁基因的文化符号。以麻鸡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景区“山凤小镇”里,吉祥物“山娃”“凤妹”与游客热情互动,仿真麻鸡展示、美食道具引得游客驻足,麻鸡文创深得游客青睐,引得游客争相购买。专门建立的麻鸡博物馆,讲述了从唐代到现代的千年文化传承。下一步,博物馆准备安装VR设备,让大家能回到20世纪60年代看麻鸡被发现的场景。
如今,崇仁正以麻鸡产业为着力点,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大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崇仁麻鸡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以崭新姿态融入更广阔的天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