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原体、衣原体?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2025-06-28 04:55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余春华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支原体和衣原体都是造成人类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各有特征。那么感染了支原体或者衣原体后都有哪些症状?感染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支原体

  (一)定义

  支原体属于无细胞壁细菌类群,其形态柔软且不规则,这种结构特征导致其对渗透压变化敏感。作为现存最小生命体之一,支原体凭借微小体积与简单构造,可在宿主细胞内外部独立完成增殖过程。传播途径涵盖空气传播与感染性体液直接接触,肺炎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属于典型致病亚型。

  (二)感染症状

  肺炎:青少年群体中,肺炎支原体引发的肺炎呈高发态势:干咳持续存在,夜间或清晨症状加剧;吞咽时咽喉疼痛显著,伴随声带振动异常;轻微活动即诱发呼吸频率上升;低热现象持续,骨骼肌或关节区域伴随疼痛反应。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生殖道疾病多表现为排尿频率异常增加,单次排尿量显著下降;尿道区域灼烧感明显,排尿过程痛感达到峰值。

  (三)危害

  未经及时干预可能引发系统性损伤。

  严重肺炎与呼吸衰竭:支原体肺炎治疗延误可能发展为病毒性肺炎,引发呼吸衰竭,需住院干预。

  生育能力受损: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易诱发盆腔炎症,继而提升异位妊娠与不孕症发生概率。

  心血管问题:部分研究证实,支原体感染与特定心血管疾病存在病理学关联。

  免疫系统影响: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此外,支原体感染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二、衣原体

  (一)定义

  衣原体具备独特生命周期特征,归类为内源性病原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依赖宿主细胞能量完成增殖过程,形成严格宿主依赖性。沙眼衣原体作为典型代表,与多种人类疾病存在明确因果关系。

  (二)感染症状

  眼部感染:沙眼衣原体作为沙眼主要病原体,引发眼睑充血肿胀、刺痛感持续、泪液分泌异常,重症病例存在视力永久丧失风险。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多数病例呈无症状特征,男性尿道炎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与痛感,女性出现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盆腔炎症未获控制将转化为慢性骨盆疼痛,最终丧失生殖功能。

  (三)危害

  生殖器并发症:女性群体易形成慢性盆腔疼痛与生殖功能障碍,男性患者面临睾丸炎症等继发疾病。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流行病学研究揭示衣原体感染与心血管系统病变存在统计学关联。

  新生儿风险:妊娠期感染可能触发早产机制,或造成新生儿感染事件。

  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主要差异

  识别两种病原体的核心区别,对临床诊疗与防控策略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一)生活方式

  支原体具备自主代谢功能,可通过渗透作用摄取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完成增殖;衣原体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的ATP与营养物质才能实现生命周期,其细胞质膜表面具有特化的转运蛋白结构。

  (二)结构特征

  支原体因缺乏肽聚糖层而呈现多态性特征,这种结构缺陷使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衣原体则拥有独特的双层膜复合体,该结构包含大量外膜蛋白,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形成特异性结合。

  (三)疾病类型

  支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部分菌株可产生过氧化氢毒素损伤呼吸道纤毛。沙眼衣原体是淋病奈瑟菌之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其血清型D-K可引发尿道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感染。

  (四)症状表现

  支原体感染者常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与低热症状,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浸润影但听诊体征轻微;衣原体感染则多呈现尿道刺痛、异常分泌物等泌尿系统症状,20%~40%女性患者可能发展为盆腔炎性疾病。

  (五)诊断与治疗

  支原体培养需特殊培养基且耗时5~7天,目前多采用PCR检测16S rRNA基因片段;衣原体诊断依赖核酸扩增技术(NAAT),临床多采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实施治疗,但需注意肺炎衣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差异。

  四、结语

  支原体与衣原体作为典型病原体,掌握其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是防控相关疾病的核心环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必要检查与治疗,日常护理与预防手段包括安全性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